详细新闻For more 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详细新闻

国内股权投资要比“含金量”

点击率:3678日期:2010-8-26

       一股强劲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(VC/PE)旋风在全国刮起,各地争相吸引股权投资基金落户。不过,在昨天举行的“2010上海·静安金融论坛”上,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巴曙松指出,目前PE产业“有点像猎人一样,扛枪背着子弹,见到野兔打野兔。而不是选一个水草肥美的地方,专门种水稻,改良水稻的种子、化肥、环境,提高产量。”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章苏阳也笑称,目前60%的PE和VC还没有真正为投资人带来价值。

       股权投资多点开花

       从目前来看,沪、京、深、津、渝、甬六大城市尤为积极,也各有特点。比如,上海力争吸引国际资本,天津优惠政策突出,重庆则是依托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等等。


       对此,市金融办副主任范永进昨天介绍,截止到目前,共有32家公司制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在上海注册,其中包括美国百事通集团、德国太平洋(11.78,-0.02,-0.17%)投资集团等知名股权投资管理机构。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有利于带动民间资本,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,有利于培育专业人才。

    与会专家指出,上海要想保持股权投资发展的势头,税收优惠和现金奖励远远不够,还需要更多调动政府资源参与其中,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等手段吸引投资机构,充分利用上海的市场环境、人才基础和优质的投资项目资源,让股权投资基金落地生根,真正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。

       相关瓶颈有待突破

    不过,虽然从1985年开始国内股权投资已崭露头角,但与国外1946年开始的第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相比,发展历史仍然较短。

    因此,巴曙松指出,国内VC/PE到目前为止尚未在资本市场形成影响力,从总体上看无法与其它金融机构形成合力。他以2000年1月1日到2010年7月22日股权融资机构为基础,统计其中参与投资的VC/PE数量大概有1169家,并对此进行分析。除了个别指标外,VC/PE支持的公司在IPO之后并没有获得超越其它公司表现的能力。在巴曙松看来,国内VC/PE的心态是“最好是8月份入股,10月份上市,3年减持套现”,因此往往放松了对IPO公司进行十分苛刻的筛选。下一步,国内VC/PE行业如果要展现出对上市公司的筛选证明能力和市场影响力,必须要有长时间发展的积累。